为进一步推进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研究,6月12日,我校职成所在文科大楼607室举办了学术交流活动。日本厚生劳动省所属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校副教授新井吾郎受邀而来,为现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日本现代学徒制的萌芽——日本特色双元制实践”的讲座。讲座由职成所副所长徐国庆教授主持,陆素菊副教授担任翻译,我所付雪凌老师、周瑛仪老师、马丽华老师、朱敏老师以及博硕士研究生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新井教授是中央技能鉴定委员、地域产业人材育成支援置业顾问,主要研究领域是职业能力开发内容和方法、职业技能鉴定和学徒制。他首先对日本学徒制的发展做了梳理。学徒制可以追溯到日本封建时代,在传统学徒制中,学徒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技能,也需要帮助师傅做家庭琐事,工作强度、压力都比较大,甚至有些师傅只让学徒帮忙做事,并不传授技能。因此,二战之后,学徒制被认为是一种封建落后的制度而逐渐取消,时至今日,学徒制在日本学界依然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词汇。1976年日本《劳动基准法》第七章明确规定,不管是学徒工还是见习工,只要是以想学一门技术为目的的人,雇主都不得叫其从事和掌握技能无关的劳动。虽然日本早在2003年推行双元制,但是新井教授认为双元制不能等同于学徒制,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对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他认为日本的现代学徒制正处于萌芽阶段。
目前,日本政府正大力推广英国职业资格制度。新井教授肯定了资格标准对培训的重要指导意义,他认为,这有助于降低年轻人失业率,培养他们更宽泛的社会能力,并能使其深入企业实践学习,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培训新员工的有效途径。新井教授进一步列举了企业和学徒参与学徒制的成本与收益。对于企业而言,他们在指导学徒的过程中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不仅需要向学徒支付工资,还需要向政府提供相关的培训材料;但同时,他们也可以以较低的工资雇佣学徒,为新员工的录用开拓渠道,而年轻学徒的加入也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即使学徒没有留任,企业也会进行反思,以期不断改进吸引优秀员工。对于学徒而言,三年学徒期可能使他们失去其他高工资的全职工作,而局限于一家企业的学习也使他们失去了去其他企业学习的机会。但同时,他们也能获得外部对其职业能力形成的评价,对自己未来所要工作的企业有了较为清晰的判断。显然,如果学徒制的成本不断增加,学徒制的实施也愈加困难。
之后,新井教授对日本双元制的实施做了详细介绍。双元制的实施是为了应对2004年以来日本劳动力市场非正式雇佣现象的出现。1991年泡沫经济末期,日本涌现出大量失业人员,很多企业辞退年老员工而雇佣年轻员工,打破了终身雇佣制延续多年的年功序列制。为此,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固定的工作,甚至不愿意工作,成为啃老族。2002年,互联网泡沫的出现,再次动摇了终身雇佣制,年轻人普遍接受非正式就业。2005年,日本非正式雇佣群体进一步扩大。但是非正式雇佣的工资很低,很多年轻人无法纳税,无法支付健康保险,更无法获得退休金。日本政府担心年轻人越来越习惯非正式雇佣,加重日本老龄化危机,因此,内阁政府于2003年大力推广双元制,由文部省和劳动省并行推进日本模式的双元制。
日本模式双元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以专门学校为主体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劳动省培训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主要面向转岗人群的半年短期培训,以及面向高中毕业生的两年培训;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双元制,主要面向非正式雇佣员工的培训,以及面向正式员工的培训。
新井教授的报告在上午结束,徐国庆教授代表我所向新井教授赠送了具有华东师范大学特色的纪念品。下午主要是提问交流环节,现场师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新井教授就日本的工资卡制度、职业能力开发综合大学、职业分类、资格框架等问题做出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