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灾害记忆传承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沙龙举行

作者:  信息来源: 社会发展学院  发布日期:2018-06-11   浏览次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灾害记忆传承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学术沙龙于1月13日上午在闵行校区法商南楼508教室举行。本次沙龙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陈爱国老师做评议嘉宾。沙龙由课题主持人、民俗学研究所王晓葵教授担任主持,来自我校社会发展学院的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列席会议并参加了相关主题的讨论。

首先,由项目主持人民俗学研究所王晓葵教授介绍项目情况。他从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选题的价值和意义出发;详细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方面。尤其是2016年春夏季,王晓葵教授带领民俗学所研究生分赴宁夏海原县、河北唐山市和云南通海县等几处原地震灾区,收集大量口述、文献资料。因此,本次工作坊召开目的既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阶段性回顾,同时也是以新近田野调查为基础,展开新的灾害记忆理论和实践探索。 

随后,三位主题发言人分别围绕自己的研究做了报告。2015级民俗学博士雷天来做了“灾害文化记忆的建构:意图、路径及社会文化根源——以1920年海原大地震为例”的学术汇报,他通过对1920海原大地震进行追溯,结合两次深入海原的田野经历,提出借海原灾害文化记忆建构本土实践,分析现代灾害重构过程中国家权力、地域社会与地方传统之间复杂的力学关系,并对以下三组问题展开思考:一是探寻现代海原社会的地震文化记忆如何被形塑?二是就海原地震文化记忆形塑主体身份来讨论促成海原地震重构的动力源自何处?三是结合地震文化记忆形塑过程,讨论其形成背后蕴含怎样的社会逻辑?经分析,他认为海原灾害文化记忆现状与中国社会灾害表征多元化、地方社会利益诉求以及地方精英的全力推动密切相关。

2015级民俗学硕士黄凡做了“灾害记忆空间建构——以通海大地震中的纪事碑为例”的论文汇报。他的论文以通海大地震为个案,在对地震记事碑进行现场考察和对地震亲历者进行口述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震发生后灾害记忆空间的建构行为,展现了灾害记忆空间建构过程中国家政治权力、村落共同体以及个体三者之间的张力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张力关系又抽象地表现为公共记忆、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之间的博弈关系,公共记忆会对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进行格式化的处理,而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又补充和制衡者公共记忆。 

2014级民俗学研究李君做了“灾害记忆的时间建构——以纪难节为例”的论文汇报,她提出海原地震记忆的现代建构分别体现于空间和时间两个坐标中,而她则以时间为切入点,结合当地文化分析海原社会围绕地震进行的建构活动,并通过对比研究,展现出当地不同民族、信仰人士不同的生死观。

围绕三位汇报人的报告,在座老师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王晓葵教授和陈爱国老师通过评议,分别为三位学生作出针对性的指导,认为汇报人在关于研究主体分析方面普遍有待加强,而围绕记忆建构而展开的各种力学关系也相当复杂,仍需深挖。与此同时,与会学生也纷纷参与交流和讨论。通过此次学术交流,不仅使与会同学在学术上有所精进,了解自身问题所在,同时也开拓了学术视野,为各自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了努力的方向。